《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卖木雕的少年》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资料共享
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研读感悟
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 二 课 时
品读入情
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学习发现
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总结收获
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读读写写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积累成语。
3、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检查预习情况:
(一)检查读书,分段朗读课文。注意难句的指导。
(二)检查生字:
1、读生字,注意“琳”的读音。
2、生字组词,同学补充。相机指导课文中词的理解。
3、指导难字:
(1)难字:“恳”的上面最后一比是捺,“豫”和“撼”不要丢笔画。
(2)形近字:州( ) 宾( ) 构( )
洲 ( ) 浜( ) 沟( )
五、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是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7课《卖木雕的少年》。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什么内容叙述的?(买卖木雕)
回忆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顺序,谁能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三、细读课文,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自由读课文,卖木雕的少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善良 质朴 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2、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默读要求卖木雕的少年表现< ……此处隐藏18062个字……极了”,这些话容易读出语气;而少年的话该读出什么语气呢?(自由读对话,琢磨少年说话的语气)
⑵分角色朗读:谁想站起来读读黑人少年的话,表达表达感情;谁想读读“我”的话,高兴高兴,感动感动!
⑶读着读着,你明白了吗,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
六、补充阅读: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七、情境写话
1、屏幕出示提示: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了这个黑人少年。请你先想一想,人们会怎么夸;然后你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写几句话夸夸这个少年。
2、学生自由写话。
3、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评点。
板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课后反思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4本节课,教学目标合理,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参与广泛、积极,有较好的达成度。
一、感悟积累,综合训练
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区别。本课其实就是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不是别人讲给我们的,不是从电视中的图像声音中获得的,而是以一个个的文字、词语、句子描述的,少年的美好品质是蕴涵在丰富的语言文字中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了“栩栩如生”、“琳琅满目”、“爱不释手”等词语,学生能够了解词语本身的意思,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让学生通过抓“遗憾”,结合上下文、前后词语,反复朗读感受,并通过多媒体出示木雕图片,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加以运用,真正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学生感悟了语言,更重要的是还逐步体会到如何正确的运用语言。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文语言朴实但蕴含深意。因此我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同的语言文字进行反复揣摩、咀嚼,在比较中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到故事发生时的情景,体会少年的美好心灵。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和“少年”的遗憾心情,两个人物都感到“遗憾”,但这绝不仅仅是相同的心情。透过这一对相同的词语,能感受到两个人物不同的心理,“我”的放弃木雕的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少年”的不能卖掉木雕、不能让“我”这个中国朋友如愿以偿的惋惜与失望。相同的词语,学生通过比较,深入人物去体会,嚼出了不同的滋味儿。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巨大表现力和生命力,还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熏陶。
二、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的人物语言描写很多,这些语言不仅丰富,更重要是在这些语言描写中蕴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每个教学过程都体现了“以读促问,以问导读,以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策略。在读的训练中,我不仅充分让学生朗读,还让学生转换角色去读,切身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读出语感,也是我在这节课上所要追求的。在学完送木雕部分,配乐、分角色朗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了非洲少年的朴实、善良,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补充资料,深刻理解
课文讲的是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旨在让学生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关爱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文字材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在本课设计中,课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如中非友好往来、中国援助非洲等相关历史资料,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使资料与课文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四、渗透写法,掌握技能
在现在学生的习作中经常会出现“重点不突出,条理不清”等不足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缺少作文表达的技巧。小学生写的作文,一般是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写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写这类文章的方法。
《卖木雕的少年》是一篇典型的写人的文章,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到了卖木雕少年的品质,这样,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获取了写作的知识与技能。最后,我对写作方法进行了整理与归纳,便于学生记忆。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5【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⑴ 有感情地朗读。
⑵ 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六、板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