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古诗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古诗1元·王冕
雨阻龙山会,云荒戏马台。且看黄菊放,休待白衣来。
事业书千卷,功名水一杯。登临聊复尔,吟啸漫徘徊。
九日书怀
元·王冕
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
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
元·叶顒
风急登高野客伤,悲笳声里过重阳。正须击剑论《孤愤》,何暇携壶举一觞!
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
客中九日
明·王翃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九日放舟山塘
清·施何牧
老去登临兴未删,便乘小艇放溪湾。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
九日登鸡鸣山
清·韩畕
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
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
九日杂咏
清·赵与楩
寒食吊之推,端阳悲郢客。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泽。
九日
清·万夔辅
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
满江红
宋·陈纪
凤去台空,庭叶下、嫩寒初透。人世上、几番风雨,几番重九。
列岫迢迢供远目,晴空荡荡容长袖。把中年、怀抱更登台,秋知否。天亦老,山应瘦。
时易失,欢难久。到于今惟有,黄花依旧。岁晚凄其诸葛恨,乾坤只可渊明酒。忆坡头、老菊晚香寒,空搔首。
青玉案
宋·倪翼周
四时令节惟重九。况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
翠眉淡淡匀宫柳。比似年时更清瘦。双绾带儿新结就。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
朝中措
宋·范成大
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
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
醉蓬莱
宋·王之道
对黄芦卧雨,苍雁横秋,江天重九。千载渊明,信风流称首。吟绕东篱,白衣何处,谁复当年偶。蓝水清游,龙山胜集,恍然依旧。
萸实嫩红,菊团馀馥,付与佳人,比妍争嗅。一曲婆娑,看舞腰萦柳。举世纷纷名利逐,罕遇笑来开口。慰我寂寥,酬君酩酊,不容无酒。
木兰花慢
宋·京镗
算秋来景物,皆胜赏、况重阳。正露冷欲霜,烟轻不雨,玉宇开张。
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
药市家家帘幕,酒楼处处丝簧。婆娑老子兴难忘。聊复与平章。也随分登高,茱萸缀席,菊蕊浮觞。
明年未知谁健,笑杜陵、底事独凄凉。不道频开笑口,年年落帽何妨。
踏莎行
南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念奴娇
宋·张孝祥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水调歌头
宋·吴潜
宛水才停棹,一舸又澄江。岩花篱蕊开遍,时节正重阳。唤起沙汀渔父,揽取一天秋色,无处不潇湘。有酒时鲸吸,醉里是吾乡。
济时心,忧国志,问穹苍。是非得失,成败何用苦论量。年事飞乌奔兔,世事崩崖惊浪,此别意茫茫。但愿身强健,努力报君王。
水调歌头
宋·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踏莎行
宋·杨炎正
宿鹭栖身,飞鸿点泪,不堪更是重阳到。一襟无处著凄凉。倚阑堪尽斜阳倒。瘦减难丰,悲伤易老,淡觞消得黄花笑。画眉人去玉篦存,浓愁如黛凭谁扫。
行香子
北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
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轻寒嫩。新雁一声风又劲。云欲凝。雁来应有吾乡信。
虞美人
宋·卢祖皋
清尊黄菊红萸佩。两度云岩醉。帽檐今日更清狂。冷雨疏风、著意过重阳。
故宫历历遗烟树。往事知何处。漫山秋色好题诗。吟罢阑干、独自立多时。
玉楼春
宋·刘辰翁
龙山歌舞无人道。只说先生狂落帽。秋风亦是可怜人,要令天意知人老。
菊花不为重阳早。自爱古人诗句恼。与君郑重说残年,残年惟有重阳好。
减字木兰花
宋·刘辰翁
旧游山路。落在秋阴最深处。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天知老矣。
莫累门生与儿子。不用登高。高处风吹帽不牢。
临江仙
宋·姚述尧
山县登高真胜事,满筵当代英奇。黄花无语笑东篱。龙山真鼠辈,巴岭漫羁栖。
醉後风流情更好,笑谈落落珠玑。莫将乌帽任风吹。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清平乐
宋·黄机
西风猎猎。又是登高节。一片情怀无处说。秋满江头红叶。
谁怜鬓影凄凉。新来更点吴霜。孤负萸囊菊盏,年年客里重阳。
鹊桥仙
宋·黄机
黄花似钿,芙蓉如面,秋事凄然向晚。风流从古记登高,又处处、悲丝急管。
有 ……此处隐藏5462个字……人很高兴,而林箐却在白天昏了过去。
清末断砧,物归鸟。
待得久了是惆怅,日醉秋云照。
古诗和重阳节诗全集(6) [1]
《捉蝗虫》之后,有两首诗是关于怀孕的孩子和他们的弟弟,第二首。
宋朝:苏轼
霜降渐成重阳节,溪边野菊花芬芳,熠熠生辉。
久而久之,废山尽,上能村醉舞淋波。
独眠林下是好梦,回首人间苦难长。
杀了马,毁了车,儿子问往哪里装。
[2]
重阳情怀
唐朝:刘简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深秋。
千山万水总隔,两行村泪血流。
在黄茂广阔的连边县,红叶是渔船。
十几岁时,科纳斯羞于穿雪花膏。
以酒带花到山,环顾秋空八极之阔。
蜀国江山不能存,刘氏豚犬难取。
张的旧墙长满青苔,的荒庙冷着古木。
我更失望夕阳一个人,锦江东似兴风作浪。
[3]
穿越重阳
唐朝:朱清玉
一岁重阳到,游异乡。
想起老朋友,满脑子都是贫穷和匮乏。
草在云中飞,雁在天边飞。
所以,今天山坡上的菊花是黄色的。
古诗和重阳节诗全集(7) [1]
九和韩伟宫
宋朝:苏洵
20岁晚,我最无能的时候上门了,小肖华做了个金蝴蝶结。
不忍丞相延于东亭,闲与儒旧乐台。
长假过后,我觉得身强力壮,醉了。
当黄昏降临,我在雨中冷得睡不着,我已经开始我的新诗一百遍了。
[2]
在雨中九天
唐朝:徐铉
山茱萸的房子又重又多雨,难得秋天去乡下。我在舞台上看了一会儿,我的心回到了我的梦想。
荃湾路远愁霜,兄弟乡远羡雁飞。只有多情的菊花,一杯满彩的自我放纵。
[3]
九天谈话
唐朝:令狐楚
九是重阳,天青野菊花黄。
这几天大部分都在外地。
晚霞千片,秋雁。
不能从高处往下看,怕弄断老人的肠子。
重阳节古诗131、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3、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4、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5、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6、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7、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8、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9、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10、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11、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12、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3、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14、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15、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重阳节古诗14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吧,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重阳节古诗1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崇宁二年(1103),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李清照对菊洒泪,感慨自己比菊花还瘦。
绝妙的比喻寄寓了深深的相思。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又《九日》词云“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
趁着岁月静好,勇敢去爱。我们终将赴一场名为爱的宴会,哪怕最后只剩回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