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5-03-31 11:28:36
幼儿教育随笔【推荐】

幼儿教育随笔【推荐】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教育随笔1

做为一名幼儿教师,能天天面对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的笑脸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庆幸自己是幼教队伍中的一员。人们常说:“和孩子在一块永远也不觉得自己会老”,是呀!孩子,是阳光下的花朵,在明媚的季节里绽放;我们,则是他们人生路上的那片绿叶,托起花朵,蓬勃绿意。而这片绿叶若想撑起花朵,首先则需自我成长、自我充满生机。

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便是学习。每一个人要成功都必须不断地自我分析、自我了解。韩愈《师说》中提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孔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古人如此,现代人亦如此。毛泽东曾说:“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学习“,这就彰显了同事的重要性。我们生命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工作,这意味着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与同事们一起度过的。好好把握这段时间,一是真诚而谦虚地吸纳身边人的经验,因为同事们一路走来、洒下心血和汗水而获得的“真经”是弥足珍贵的,惟有虚心地向同事学习、求教,才会把“真经”学到手;还必须善于发现同事的优点和长处,规避对方的缺点和短处。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善于从别人身上收获对自己有所震撼的有益的东西,驱使自己不断向前,追赶上去;警惕那些导致过失、失败的原因,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质是要放平心态,充满勇气的。

记得我刚接小小班时,虽然自己有过几年的工作经验,但是对于小小班还是一无所知。那时我刚转来幼儿园也没多久,跟同事们还不熟悉,面对工作上的问题也很有压力,眼前一片茫然。园长就为此专门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请有经验的老师和我们分享带小小班的经验。起初我不以为然,认为同是做过几年幼教工作的老师,能有什么我没有体会到的经验呢?活动中,老师们给我们分析了新入园孩子的常见表现和应对措施,在家长工作上提出好的建议,从中我学到了不少有关小小班的孩子的特点以及照顾、呵护他们的一些好方法。这些应用于日后的工作中,成效更是立竿见影的。

我这才更深刻地理解到,若想要继续进步,就要走到同事当中去,少说多做,用心听、用心看、用心琢磨,时刻保持着谦虚、好学的态度,多向老同事学习业务知识,学习他们身上的好品质,听听老教师在以往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在学校和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多向新同事学习那种对工作十足的激情和对孩子的热情。所以说,同事们在教学、生活中的点滴经验将是我今后工作取得进步的法宝之一。

每个同事都是一种推力,运用从他们那里学习到的东西把问题解决掉,促进工作上一个新台阶,这也是创新的结果,我应该时刻带着新的思维观念,勇于向同事学习,否定陈旧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大胆创新;从身边做起,从手头的小事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幼儿教育随笔2

最近每次上美术课时,就听到个别孩子们说"我不会",他们根本就没有听具体要做什么,就直接说不会。一个人说不会,一大帮人跟着说我不会。有时,听到小朋友说"不会"心里就生气,而且明知道他们是故意说的,但又不能说他们。气极了只好问他们,你们会干什么,想做什么。可是这种情况出现了好几次,而且有个别幼儿天天这样,针对这件事,我好好的自我反省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孩子们不喜欢,还是我的教学活动令孩子们不感兴趣呢!

一天我正在上美术课,这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活动,当我交待了内容后,孩子们都非常高兴地参与了,就在这时听到申董吉此担"老师,我不会"。怎么又听到我不会呀!我轻轻的走过去,走到申董吉瓷肀撸说"哪儿不会呀,老师教你"。申董吉疵λ担"老师,我就是不会"。说完便紧紧地盯着我。我没有责备他,只是说:"那我们一起来画,看谁画的好,比一比"。他一听,来劲了。连忙拿着笔开始画起来了。我也拿着笔坐一旁画自己的,不一会儿我就完成了,看了申董吉匆幌拢也在仔细的画着。我及时表扬他,并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只要自己动手,一定也可以做好的。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的知道了,孩子说不会时我们要正确地对待,分析原因,对症解决,就一定能够找到好方法。

幼儿教育随笔3

午饭时间到了,我一如既往地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分餐具。这时,丁建东跑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今天让我分餐具吧!”他的话顿时使我充满自责与内疚。

也许是一种习惯,平时分餐具或做什么事情,总是让那些能力强些的孩子去做,忽视了那些顽皮或默默无闻的孩子。而孩子的能力不就是在这些平常的点滴小事中逐步锻炼培养起来的吗?于是,我对丁建东说:“明天让你来分,好吗?”他马上回答:“好啊!”并高兴地跑回座位。

第二天饭前,丁建东老早就跃跃欲试,我安排他和另一个小朋友分餐具,只见他们井然有序地摆好各种餐具。整个过程我静静地看着他们,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他们的每个动作都是那么的自然与熟练,也许在他们心里早已把这些动作做了十遍、百遍。分完餐具后,我和小朋友们给予热烈的掌声,一切在掌声中已不言而喻……

从那以后,我每天轮流安排两个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穿上特制的服装,帮助老师带领幼儿活动、打扫卫生等,尽自己所能。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每个幼儿身上都有无限的潜力。我深深滴感到,作为孩子的启蒙者,应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幼儿教育随笔4

1、幼儿也很需要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类的美德,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

一天,陈彦霖小朋友剧烈地咳嗽起来。没想到,就在他咳嗽不止的时候,突然有很多小朋友也一同“咳咳咳”地咳嗽起来,而且我发现有的小朋友正一边笑一边咳。当时把我气的狠狠批评了他们一顿。但是过后一想这也不能全怪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因为他们不懂什么叫“同情心”。

怎样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呢?我平时开始注意从一些小情节中渗透了这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如有一次,孙文轩小朋友吐了,他旁边的小朋友都用手捂住鼻子,还有的小朋友直接高声叫道:“真恶心!”我看到这情景后,赶紧走到他面前,用卫生纸先擦干净了他的脸和衣服上的脏物,又拿拖把将地面擦净,然后把他搂到怀里,不断地安慰他。果然,小朋友们都安静了下来,我也趁此机会教育全班幼儿,应该怎样关心人,对别人的痛苦或困难,应该怎样表示同情或关心。

2、怎样让孩子多喝水

为了让孩子们喝足量的水,我搅进了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先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喝,外加老师的督促,效果还是不怎么理想;然后,我又自编了两个小故事“嗓子里的小虫子被冲跑了”和“我的尿不黄了”,使孩子们真正认识到喝水的重要性, ……此处隐藏7331个字……,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通过这次玩泥巴,看到了自然资源和民间艺术活动的魅力,不但能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且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6特殊孩子特殊照顾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象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同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现在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能力也比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特别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如果老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老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老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因此,伟伟终于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玩”。老师应该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应该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集体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老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知道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知道互相帮助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7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欣赏活动的乐趣

我根据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按欣赏的不同要求,将音乐作品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如《狮王进行曲》,在欣赏前,先通过故事讲述,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狮王威风凌凌的形象,接着再分析每段乐句的不同音色,如密集而低沉的钢琴音色由低向高上行,使人联想到狮王怒吼的样子;匀速跳跃的中音告诉幼儿狮王正踏着从容的步伐走过来的形象,然后将每个乐句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幼儿不但容易理解,而且记忆深刻。在欣赏歌曲活动中,通常都是教师先让幼儿听歌曲,再提问歌词内容,这种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往往为教而教,反复多次很容易使幼儿失去兴趣。图表法是将歌词用图画或特殊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的同时,将表示歌词的图画逐句出示,幼儿从视觉到听觉有了一个全方位的感受,对词曲的记忆加深,学习过程中能保持注意力,积极动脑。如《小鸟》是一首曲调优美,积极向上的幼儿歌曲,歌词每小节三个字,旋律呈阶梯状上行,在欣赏之前,我先把歌词内容画在卡片上,按小节排列,通过谈话让幼儿猜图片的内容,引起兴趣后再范唱,边唱边打开卡片,幼儿在听的过程对照卡片很快的就记住了歌词。

幼儿教育随笔13

魏希郁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尤其笑起来就更可爱了,可她偏偏不爱说话,问她话时,她只是笑笑或是偶尔用摇头或来回答点头,她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腼腼腆腆,沉默寡言。

近一段时间,有好多小朋友来“告状”:“魏希郁又在打闹了!”开始我不怎么信,可说的多了,我开始注意起她来。我发现,她在小朋友中间的表现与在老师面前不相同。和小朋友在一起时,他的话是一套接一套,妙语连珠,孩子们很爱跟她玩;每次活动她的身边总有一群孩子,她总是跑来跑去一刻都闲不着,但一到老师身边她立刻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下子就没话了,怎么回事呢?我决心要解开这个谜。

从她妈妈那儿了解到,魏希郁刚上幼儿园时,很爱往老师跟前凑,话也多,但有几次让老师不客气的堵回去了,久而久之,她便不敢也不知怎么与老师接触和交谈了。哦,秘密原来是这样!

幼儿教育随笔14

一天上午,孩子们入厕回来在洗手,洗完手的幼儿正用自己的小毛巾擦着,一条毛巾掉到了地上,他们都装作没看见,有的绕过这条毛巾去拿自己的用,还有的用脚踩着人家的毛巾过去,我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我赶紧捡起了毛巾拿在手中,询问这几个装作看不见的幼儿:“你们为什么不把毛巾捡起来?”他们个个理直气壮地说:“毛巾又不是我的,毛巾又不是我弄下来的,干吗我捡。”这时我才联想到班里发生的一幕幕,玩具玩完了没人放回原处,图书掉在地上没人拾,椅子倒了也没人扶每次活动小结,我都反反复复提醒幼儿干这干那,但他们的理由都很充分,这不是我玩的玩具,这不是我弄到的小椅子。

我想,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只知道让别人来帮助自己,却不懂得主动去帮助别人,自私、互助意识淡薄。根据孩子们的这一表现,我自编了一个幼儿易懂的动物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听后,又让幼儿一起讨论。讨论时,我发现那几个孩子有点难为情并低下了头。自此以后,我不断编类似的故事给他们听,让他们学着讲,还别说,我们的幼儿在活动后基本上都能把图书、玩具收拾好,有几个不爱动的孩子,在他们的带动下,也能尝试着跟他们学习了。

看来反反复复的提醒、督促收到的效果是甚微的,只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的需求,采用幼儿易懂、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才能收到有效的效果。

幼儿教育随笔15

2、回归大自然

憨态可掬的小蝌蚪也“住”进了我们班中的自然角。小朋友们可喜欢啦,常常不时地去观察,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它们的模样与变化。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小蝌蚪在小朋友们的惊喜声中长出了两条后腿,这着实让孩子们高兴了好几天,“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了”!但几天后,小青蛙开始变得不爱动弹。小朋友们不解地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呀?”于是,我告诉他们,青蛙爱吃活的昆虫,不动的小虫子或者米饭什么的,它都不爱吃。有的孩子听了我的话之后,开始变得忧心忡忡,他们琢磨着怎样才能使小青蛙变回原来的样子。我告诉孩子们:“虽然你们对小青蛙很关心,喂它们吃的,又和它们说话,可是它们不习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它们喜欢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有让它们回到原来生活的地方,它们才会快乐,才会长得健壮。”有的小朋友听了忙说:“那咱们快点把它们送回小河里去吧!”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外出散步,特意把小青蛙带了去。在幼儿园北边的小河旁,小朋友们将小青蛙轻轻地放到了岸边说:“小青蛙,你走吧,我们把你送回了家,快去找你的朋友吧。”小青蛙像是听懂了孩子们的话似的吃力地蹬着后腿,跳进了小河,慢慢地游向远方。小青蛙自由了,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望着它们远去的影子,我的心也轻松了很多。

孩子们的心是纯洁、善良的,在这么一件小事中,足以见到那颗颗可贵的同情心。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这正是我们老师所要向孩子教育的目的。

《幼儿教育随笔【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