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4深圳国际体外诊断试剂展览会-组委会官网! 主办方官方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10

时间:2024/4/28 18:28:4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尿有形成分检查

要点1:检查方法
  尿沉渣是尿有形成分经离心沉淀、在显微镜下见到的尿有形成分。这些成分可来自肾脏或尿道脱落的细胞、形成的管型、结晶和感染的微生物、寄生虫等。
  
尿沉渣检查可以弥补尿理化检查不足造成的漏诊,对辅助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有重要意义。目前,尿有形成分检查常用的方法有传统光学显微镜检查法和仪器检查法。
要点2: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检查:目前,尿沉渣检查虽可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查。但迄今为止,仍无任何一种仪器可以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仍然是一种方法简便、价廉、结果最可靠的方法,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是最重要参考方法。
  (1)直接镜检法:简便但阳性率低,重复性差,易漏诊。仅适用于急诊有明显混浊血尿、脓尿的检查。
  (2)离心法:敏感阳性率高,但操作较繁琐费时。国内外对临床尿沉渣检查方法,已制定了标准化操作程序。
  (3)定量尿沉渣计数板法:使尿沉渣检查更符合标准化的要求。
  (4)染色法:有助于识别细胞、管型等。
  1)Sternheirner-Malbin(SM)染色法:为常用的染色方法,能辨别管型,尤其是透明管型及各种形态的红细胞、上皮细胞,并能区别存活及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和检出闪光细胞。
  2)巴氏染色法:观察有形成分的微细结构,对泌尿道肿瘤细胞和肾移植排异反应具有诊断意义。
  3)其他特殊染色:
  ①尿沉渣结合细胞化学染色、荧光抗体染色和酶免疫化学染色法:可清晰地辨别各种细胞、管型的形态结构。
  ②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根据粒细胞含过氧化物酶的特点,可鉴别不典型的红细胞与白细胞,并可区别中性粒细胞管型及肾上皮细胞管型。
  ③酸性磷酸酶染色:可区分透明管型与颗粒管型。
  ④阿利新蓝、中性红等混合染色:可辨别白细胞种类和细胞存活情况;区分正常红细胞、小红细胞、影红细胞及上皮细胞、管型种类。
要点3:尿酸碱度和渗透压对有机沉渣物影响

图片

要点4:我国尿沉渣检查标准化要求
  
(1)标准化操作:取尿10ml离心,采用水平式离心机,相对离心力(RCF)400g,离心5min。手持离心管45°~90°弃除上层尿,保留0.2ml尿沉渣,轻轻混匀后,取1滴置载玻片上,用18mm×18mm或22mm×22mm的盖玻片覆盖后(注意防止产生气泡)镜检。首先在低倍镜视野(10×10)下观察尿沉渣分布的情况,再转高倍镜视野(10×40)仔细观察细胞。
  
检查细胞,应观察10个高倍视野;检查管型,应观察20个低倍视野,分别记录每个视野的细胞和管型数,计算平均值出报告;如数量过多可报告有形成分所占视野的面积情况,如1/3视野、1/2视野、满视野等。报告形式为:细胞XX/HPF;管型:XX/LPF。
  
(2)建议逐步实行尿沉渣定量板法报告方式(XX/μl);还可采用尿沉渣分析工作站检查法,该法通过蠕动泵自动定量将尿沉渣吸入,并自动悬浮在流动池内,镜检后自动冲洗并定量报告,此两种方法均可实行标准化。
要点5:尿细胞检查
  红细胞
  (一)尿液红细胞形态
  (1)正常红细胞:尿中未经染色的红细胞形状为双凹圆盘状,浅黄色,直径大约6μm。
  (2)异形红细胞:尿异形红细胞常见的形态有:
  1)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环形红细胞、新月形红细胞、颗粒形红细胞、皱缩红细胞(高渗尿中多见)、影细胞(低渗尿中多见)和红细胞碎片。
图片
  如图:不同形态的红细胞
  
根据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将血尿分为3种。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一致。
  
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2种形态以上红细胞,如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等。
  
关于区分肾性或非肾性红细胞血尿,仍无统一的标准。多数认为:肾性血尿,异形红细胞≥80%;非肾性血尿,异形红细胞≤50%,大部分红细胞为正常红细胞(或均一性红细胞)。
  近来,区分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新方法有:①棘形红细胞百分率法:即红细胞具有1个或多个胞质突起的炸面圈样细胞≥5%为标准。②红细胞容积曲线法:肾性血尿,呈不对称曲线,尿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小于静脉血MCV;非肾源性血尿,红细胞容积曲线法呈对称曲线,尿红细胞的MCV大于静脉血红细胞的MCV。③流式细胞术:测定抗血红蛋白抗体或抗Tamm-Horsfall蛋白抗体染色的红细胞,以鉴别血尿来源。
  (3)混合性血尿:指尿中含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类红细胞。
  
(二)参考范围(见下表)。
  
尿沉渣主要成分参考值

图片

  (三)临床意义
  
1)肾源性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肾源性血尿时,多伴尿蛋白增多明显,而红细胞增多不明显,还常伴有管型,如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等。
  
2)非肾源性血尿
  
1)暂时性镜下血尿,如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或重体力劳动后。女性患者,还应注意是否有月经血污染尿,应通过动态观察加以区别。
  2)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异反应、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
  3)其他: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合并血小板减少、DIC、高血压、动脉硬化、高热;某些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等。非肾性血尿的特点为尿红细胞增多,而蛋白不增多或增多不明显。

观众预登记 展位预订